香包
香包古名香囊,又叫荷包,慶陽當地俗稱“絀絀”、“絀兒”、“?;睢?。
香包發展至今具有千年歷史,承載著一個又一個的美好祝愿。唐宋,仕女用香囊,男吏用荷包;明代,香包是朋友之間的贈禮;清代,香包是情人間的信物;近代,香包則為祈福驅邪和端午吉物。
慶陽香包繡制
甘肅省慶陽市,這塊莽原沃土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,2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,7000多年前便有了早期農耕。悠久的歷史孕育著燦爛的民俗文化,“香包文化”便是其中之一。
慶陽香包非遺傳承人劉蘭芳制作世博虎、虎頭鞋
慶陽民間一直沿襲著巧女嫻婦制作香包,端午節贈送、佩戴香包祛邪納福的傳統習慣。
慶陽香包始于《黃帝內經》,華夏中醫師祖歧伯攜藥袋熏蒸防疫,這個藥袋就是今天的“香包”。
慶陽香包繡制是按照剪紙的圖樣,在絲綢布料上用彩色的線繡出各種各樣的圖案,然后縫制成不同的造型,內芯填充上絲棉、香料,做成一種小巧玲瓏、精致漂亮的刺繡品。
香包樣式
頭戴型
肩臥型
胸掛型
背負型
祛邪祈福,是慶陽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題。以比喻象征的手法,托物言志則是慶陽香包的主要表現手法。比如借老虎獅子的勇猛威武,祛除邪惡之氣,保護自身安全;借魚兒鉆蓮喻男女愛情;借葫蘆、石榴多籽,盼望多子多福;借大棗、花生、桂圓、蓮子之名,取其諧音,寓早(棗)生貴(桂)子之義。
從大量的慶陽香包原創作品中,我們可以看到龍不象龍,鳳不象鳳,幾種花草可以盛開在一起,一個人頭上前后左右都是鼻子、眼睛、嘴;一只母虎肚里懷著虎崽,不僅外形夸張,運用意象造型,而且在色彩、透視、解剖上都呈現出一種不合理性,而恰恰是這種稚拙的不合理,才構成了香包作為民間藝術獨有的審美觀念。
原汁原味的隴東鄉土氣息,賦予了慶陽香包無限的創作題材,也吸引著更多人的關注。那些世世代代為自己做嫁衣,繡荷包的慶陽婦女們,開始走向市場,看著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種香包藝術品,走州過縣,足跡遍及大江南北。